2024年09月08日

扎心| 正视教会之殇:我们当如何看待教会内部的问题?

作者: 温良 | 来源:基督时报 | 2024年06月26日 09:12 |
播放

“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”一句古诗词可以表明我最近的心情。

这种伤感和离恨,并不是因为良人佳偶的离开,也不是思念遥远的故乡,恰恰相反,身在故乡、家人在侧的时候,内心中仍然充满了悲伤和哀痛。追忆曾经的尼希米,在异国他乡衣食无忧,相反能常与国王见面,但是当知道自己的国家破裂的时候,心中却充满了愁容喜乐不起来。

背景和时代虽然不同,但是悲伤和痛苦确是相同的。当耶路撒冷遭难的日子,曾经在上帝面前服事的人发出感慨说:“耶路撒冷阿,我若忘记你,情愿我的右手忘记技巧。 我若不记念你,若不看耶路撒冷过于我所最喜乐的,情愿我的舌头贴于上膛。”而今天,看到教会的荒凉、听闻教会的伤痛的时候,我又怎能寝食得安呢?

我常常想,为何今日教会的问题会层出不穷,为何类似的问题会层出不穷?其实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,就是直面问题的态度和勇气,以及处理问题的决心和果决。

中国教会建立至今,对于大多数家庭教会而言,缺乏一个行政部门,就是做监督的部门。无论是对金钱的监督、权利的监督,还是对工作事物的监督,都存在极大的缺乏。所以这就导致很大成分的权利集中。当然权利集中在某个人或某一小群人的里面,并不足以造成伤害,问题在于当权利中心以掩耳盗铃的态度对待问题的时候,这就会造成极大的隐患。

记得小的时候学习一篇文章,叫做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,里面谈到齐国有一个谋士提出的好的建议,促使齐国国君做出改变,文中说:“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,受上赏;上书谏寡人者,受中赏;能谤讥于市朝,闻寡人之耳者,受下赏。”令初下,群臣进谏,门庭若市;数月之后,时时而间进;期年之后,虽欲言,无可进者。燕、赵、韩、魏闻之,皆朝于齐。

为何“燕、赵、韩、魏闻之,皆朝于齐”?乃是因为这样的进谏能更好的建立国家、处理事物。然而今日的教会,就缺乏这样的勇气和态度。就像这两天姊妹经历的事情一样,面对某一个纷争,对方先向教会谎言控诉了自己的冤屈,然后姊妹说自己被冤枉再和弟兄姐妹哭诉事情真相的时候,教会的长者就让她不要再说话,免得造成教会的“分裂”。

是的,一件事件有两个声音的时候,一定会引导人们站成两对,会导致一间教会有两种态度,从而导致分裂。然后教会长者,希望能通过统一成一种声音的方式平息这件事,营造教会合一的状态。而这样的代价则是让真相被隐藏,甚至有些人根本不去关注真相,只是被“官方通报”的真相所蒙蔽。

也许从治理的手段来说,这样的方式没有什么问题。但是这样的问题发生在今日的教会中,我们不禁要思想,这样团体究竟成为了集中的政权组织,还依然是符合神心意的教会呢?我始终认为“合一”不等同“统一”,可以是圣灵的相通、是信仰的相同、是生命的合一,而“统一”更多指则是形式和组织模式。

如果今天教会只是想更好的“统一”,而不考虑“合一”的话,也许形式还会存在,但是内核早已经出现变化。所以今天,谎言、欺骗、栽赃,依然在教会出现,而出现的形式多是欺骗圣徒,让其依然单纯服从安排,抹黑一些人令其被孤立,以谋自己的权利。

可悲、可叹,当然更可怜......某些家庭教会发展至今,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带来极大的祝福,但是如今却陷入“分裂的怪圈”中,年年吵分裂、年年说极端,然而谁又是真正分裂教会的人?实在不得而知。

其实对于传道人的生计方面的供应这件事,呼声和需要早已经不言而喻。有些家庭教会的弟兄就尝试给服事同工发工资以令其更好专心服事。正因这样的行为,被其他地区的教会知道后就开始批斗、开始定罪,甚至将这一群人批斗成为异端、服事仅仅为了钱.......

文字浅白、字迹留痕,难掩心中的悲凉。

开工资与不开工资、有经济供应还是没有经济供应,难道就足以将弟兄姐妹定为异端甚至彼此攻击吗?事情虽然不足轻重,但是却的的确确成为纷争的事实。

顾无言,泪千行,无处话凄凉。

当跪在上帝面前的时候,除了流泪之外我实在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情绪表达自己的。曾经以为教会老龄化是挑战、以为世俗主义是挑战,但是现在看,内在的分离才是最大的挑战。如果今天的教会、今天教会的负责人,不正视教会的问题、不正视自己的问题,或许终有一天我们也会被历史的尘埃所覆盖。

直到有一天,某一教会历史的学者会说:“曾经在教会历史中出现过这样一个团契,初代的服事者非常敬虔,带给大陆教会非常大的祝福,直到第二代、第三代......”




图片来源:(Image Credit)Nikko Tan via  Pexels.com

立场声明
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
版权声明
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 (021-6224 3972) ‬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